更新時間:2020-05-12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奶牛營養和管理教授Masahito Oba博士在第四屆國際畜牧業創新論壇——規模化牧場奶牛營養、繁殖、健康管理峰會上,分享了奶牛圍産期的營養管理經驗。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Oba博士首先強調了圍産期的營養管理非常重要(圍産期由兩個階段組成,産前3周,稱爲圍産前期,産後3周,稱爲新産期)。它不僅影響奶牛的健康,也可能會影響奶牛的繁殖性能,還會影響整個奶農的收益。圍産期的一個重要特性是能量和營養需求的巨大改變,比如,圍産前期奶牛需要能量,爲産後泌乳做準備,每天需要15兆卡能量。奶牛産後産奶量達到每天30公斤的時候,它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含量每天會超過35兆卡。在圍産期的奶牛需要增加采食量,改善瘤胃功能,在這一時期,奶牛患代謝病風險是非常高的。
這張圖顯示的是奶牛在産前一周到産後一周的采食量,編号1162的這頭牛它的采食量在産後是穩定增加的,編号爲1117的這頭牛産後采食量并沒有增加,經曆了一些代謝病。這一時期非常重要,我們都希望奶牛像1162這樣,産後采食量穩步增加。
▨圍産前期奶牛營養管理
從這張圖能夠明顯看出奶牛從泌乳期到幹奶期,再到新産期的營養需求變化。奶牛在泌乳後期的産奶量是逐漸減少的,能量需求逐漸降低,但是幹奶期奶牛準備産奶,到幹奶期後期營養需求會緩慢進行上升,他們要爲産後泌乳做準備,乳腺得到發育。産後奶牛的産奶量是進一步提高的,因此這一階段它們的能量需求也逐步提高。
上圖中,紅線顯示的是一個飼喂的标準模式,能量需求和供應的對比。這個飼養方案是有一定問題的,按照這種幹奶期的模式,在新産期的時候,日糧濃度迅速增加,對奶牛瘤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舉個例子,給大家分析下日糧濃度迅速增加是如何影響瘤胃發酵的。
從圖上我們可以發現,正常情況下瘤胃内發酵産物是揮發性脂肪酸,當增加日糧中飼料濃度的時候,有些微生物會在瘤胃内作用,産生乳酸。相對于揮發性脂肪酸來說,乳酸這種強性酸容易發生急性瘤胃酸中毒。在正常發酵情況下瘤胃内的埃氏巨型球菌能将乳酸轉變爲揮發性脂肪酸。所以對健康的奶牛來講,瘤液中無法檢測到乳酸。
在幹奶期飼喂粗飼料含量高的日糧的時候,乳酸就不會産生,直接發酵成揮發性脂肪酸。因爲瘤胃内沒有乳酸,那麽這種利用乳酸的細菌在瘤胃内就會減少,甚至消失。
當從高粗料日糧突然轉變爲高精料日糧的時候,在瘤胃内發酵過程中會産生乳酸。那麽在這個時候,瘤胃内的這種利用乳酸的細菌數量還沒有恢複,乳酸積聚在瘤胃内,從而導緻中毒。當急性瘤胃酸中毒發生的時候,瘤胃内的菌群會死亡,在瘤胃内有一些内毒素存在,位于革蘭氏陰性菌的外膜。而後這些脂多糖會進入血液循環,造成瘤胃壁損傷,通透性增加。
脂多糖不僅會導緻瘤胃内的變化,還會造成全身炎症,發熱等,奶牛需要消耗能量去應對脂多糖進入血液後帶來的負面影響,那麽奶牛的産奶量就會受到影響并下降。那麽我們就需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從幹奶後期到産後期減少影響。
有些方案是在整個幹奶期喂低能日糧,或者中等能量濃度的日糧,來降低酸中毒的風險。雖然這種方案在産後能降低奶牛瘤胃乳酸的風險,但在産前的時候這一方案會使奶牛變胖。
一旦我們提供的能量超過了奶牛所需,奶牛就會變胖。
有人覺得可以稍微提高日糧濃度,奶牛并不會變胖,盡管平均下來不會變胖,但是内髒的脂肪含量會增加,體況評分隻能顯示奶牛皮下脂肪的含量,并不能知道内髒脂肪的含量。
有些人不會在整個幹奶期提供中等日糧,他們選擇在圍産前期提高水平,這種方案雖然能減少内髒的脂肪含量,但是在奶牛産後産量會降低,在實驗中有三種奶牛飼喂方案,第一個是在整個幹奶期澱粉含量是23.7%,第二種是在整個幹奶期喂低量日糧,幹奶前期爲15%,第三種是幹奶前期日糧澱粉含量爲15%,圍産前期提高到20.1%。如果奶牛過胖,會造成幹物質采食量下降,過量的體脂動員會造成肝髒脂肪沉積,肝髒代謝能力下降,造成圍産期惡性循環。
奶牛産前攝入過多的能量會導緻一系列的問題,如果在圍産前期飼養高澱粉日糧,既有優點,也有缺點。在圍産前期飼喂中等日糧,提高澱粉含量,能夠降低瘤胃産後中毒的風險。奶牛能更好地适應産後的日糧,它所帶來的缺點就是引起代謝方面的問題,比如産後的脂肪沉積,胰島素抵抗,以及一系列的代謝并發症。
針對不同的牛場,我們需要不同的方案。幹奶牛日糧要從低能日糧到中等日糧,再到高等日糧,爲新産期做适應。産前使用中等濃度日糧,奶牛的代謝就會出現問題。
高澱粉日糧提高了新産牛的幹物質采食量,降低了乳脂。在這個圖中,奶牛在新産期含有較低的乳脂量,如果奶牛當中含有較高的乳脂量,這就說明奶牛通過代謝脂肪來提高牛奶中乳脂的含量,這種高澱粉日糧就較少奶牛代謝的脂肪,降低了乳脂含量。
飼喂低澱粉日糧效果更好,低澱粉日糧每天增加0.25kg,用40天的時間低澱粉日糧達到10kg。高澱粉日糧每天增加1.0kg,用10天的時間達到10kg。
經過比較我們發現,飼喂低澱粉日糧反而提高了産奶量。 藍線代表低澱粉,紅色代表高澱粉,藍線比紅線高了3kg左右。
爲什麽飼養低澱粉的日糧反而提高了産奶量呢?我有個猜想,對于圍産前期飼喂低澱粉日糧的奶牛來說,産後飼喂高澱粉日糧可能會增加它們患亞急性瘤胃酸中毒的風險。幹物質采食量下降可能會降低奶牛的日糧能量攝入量以及産奶量。 在發生系統性炎症的情況下, 更多能量會浪費在非生産性功能上。一般發生炎症時,動物會消耗營養成分去進行克制,這些本來用于産奶的能量被消耗,就會用到非生産性功能上,降低炎症。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高澱粉奶牛中的蛋白質含量提高了,血清結合珠蛋白和血清澱粉樣蛋白是兩個标準,這兩個數值高的話代表奶牛用于提抗的能量較多。
經過對比發現,新産牛的日糧澱粉來源會影響動物的生産性能,圍産前期日糧影響新産牛日糧澱粉含量,低澱粉圍産前期日糧推薦飼喂低澱粉新産牛日糧,高澱粉圍産前期日糧推薦飼喂高澱粉新産牛日糧,前後搭配飼料要具有一緻性。
無論是産犢前還是産犢後,瘤胃适應高精料日糧都是必要的。飼喂高澱粉日糧不一定能提高新産牛産奶量,新産牛日糧中使用一些來自于飼料加工副産物的糖和纖維可能起到與飼喂澱粉一樣的效果。
在圍産前期給奶牛一個适應階段,這個方案也并非最優方案,因爲在圍産前期提高日糧能量的話,奶牛可能會變胖。如果你的牛場有條件,擁有單獨的新産牛舍,能夠單獨飼喂新産牛日糧的話,那麽産前用低能日糧,産後提高日糧濃度,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奶牛在産犢的時候,采食量就會變得很低,低粗料日糧可能會減緩幹物質采食量的恢複,如果這時候奶牛患産乳症,它的采食量就會一直很低,直至産後5天。圖中綠色的标線是奶牛采食量的基線,紅色是限制的幹物質采食量,占有基線的四分之一。在限制奶牛的采食量之後,我們給奶牛飼喂高粗料日糧,奶牛的采食量會在一周内迅速恢複。左邊顯示飼喂高粗料日糧後奶牛的采食量恢複到基線的90%,右邊顯示使用粗料日糧後奶牛的采食量恢複到基線的40%,在使用低粗料日糧和高粗料日糧後,奶牛需要三周的時間恢複采食量。我想強調一點,低粗料日糧可能會對奶牛産量的恢複有益。患病的奶牛往往更喜歡采食粒徑較大的飼料顆粒,健康的奶牛不會喜歡較大的顆粒,瘤胃酸中毒的奶牛喜歡粗料日糧。
大多數酸中毒奶牛喜歡短粗料日糧,占到了整體的83%。在酸中毒期間,食用長粗料的奶牛越來越少,短粗料沒受到太大的影響。
苜蓿草和苜蓿顆粒營養成分一緻,對于健康的奶牛來說,苜蓿草和苜蓿顆粒差别不大。但酸中毒的奶牛趨向于苜蓿草,而不是苜蓿顆粒。
奶牛産後患瘤胃酸中毒的風險是很高的,在這種時候我們适當提供一些粗飼料,對奶牛是有利的。如果給新産牛提供粗飼料的話,品質一定要過關。
添加麥稭的這一組奶牛産奶量下降,下降了4.3kg,飼喂稻草的牛幹物質采食量下降,亞臨床酮病幾率上升。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飼料添加劑的作用
瘤胃環境相對穩定的話,添加酵母發酵産物作用會很大,不穩定的話,酵母發酵産物有穩定瘤胃發酵的作用。這張圖反映的是添加和不添加劑酵母發酵産物的影響。在産後第一天,添加組的采食量得到了迅速提高;産後一周内添加組依舊高于對照組。
在這組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添加組的血清結合珠蛋白比對照組要低,這就說明它們患炎症的風險更低。所以牧場有條件的話,可以适當爲新産牛提供一些添加劑。
▨非日糧管理因素
除了飼料配方之外,奶農牛群的管理對奶牛的生産性能也有影響。提供足夠的飼料,産奶量會提高。推動飼料,确保每一個奶牛的飲食。
當飼料能夠保證的時候,就需要從管理方面尋找問題。某地調研了47個牧場,19%的奶農表示他們将新産牛和泌乳牛分開管理,它們的平均産奶量爲每天29.7kg,提供了足夠的飼料,第二天依舊有剩餘。60%的奶農表示提供了足夠的飼料,平均産奶量高于剩下的40%。最後,牛場提供的飼料是否滿足每頭奶牛的需求。89%的奶農表示能夠做到,平均産奶量爲每天28.9kg,相比剩餘的産奶量提高了4kg左右。
上圖是兩個不同的牧場,左邊的牧場幾乎用完,右邊的牧場始終有剩餘,充分保障奶牛的飲食問題。
推薦一個牧場圍産期管理方案,供大家參考。
▨重點總結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文章來源:奶牛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