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0-05-12
病原體通過空氣傳播,受風向影響傳播。細菌傳播距離較近,病毒傳播距離較遠。在15-30米之間,病原體能夠從一棟建築傳播到另一棟,在300米左右,則會有一定的“稀釋效果”,大于800米,疾病傳播的可能性就要小得多,實施批次生産可以更好地控制(不清除)疾病來改善豬群健康。
加拿大獨立獸醫健康顧問Marie-Claude Poulin博士爲大家分享了《Batch Farrowing and Health Benefits(批次生産和健康獲益)》的主題報告。
首先,她介紹了疾病流行的原則,當豬群面臨疾病挑戰時,采用徹底的全進全出、多周批批次生産是豬場必要方式。我們爲什麽要實施批次化生産?她認爲最大的目的和優勢就是通過更好地控制豬的主要疾病,如流行性腹瀉、豬瘟、豬藍耳病、豬流感、豬僞狂犬等來改善豬群健康。
另外,批次化生産還能使全進全出的管理更容易、對豬群生産性能的分析評估更容易,群體治療管理更容易,達成配種目标更容易,寄養更容易。在人員方面,批次化生産的專業化和分組能夠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讓技術員或場長對豬群的觀察更加容易,利于更好地安排假期和關鍵工作。大多數實施過批次化生産的管理者和員工是不願意再回到連續生産模式的。
除此之外,她強調了批次化生産對于豬場PED(豬流行性腹瀉)的防治較爲有效。PED的防控必須納入豬場嚴格的生物安全程序内。PED暴發後,對後備母豬采用入群前作病料返飼,讓所有的豬群都開始擁有抗體(生産核心場和供精站除外),并全部轉成批次化生産,是能夠提高保育和育肥的生産成績,也能幫助母豬群健康穩定、改善小豬下痢。配套的防治措施有:車輛較好的質量和設計以及豬群轉入和轉出嚴格的隔離和消毒措施以避免細菌傳播、在母豬飼料中添加複合酸,商品豬場的添加時間是從10月至第二年4月,核心場、擴繁場母豬料以及供精站料全年添加等。
對于四周批次和五周批次選擇哪一種的問題,MCP告訴我們,其共同點是斷奶豬全部全進全出,不同點在于:(1)四周批次母豬返情管理較簡單,而五周批相對較複雜;(2)四周批平均斷奶日齡約20天,五周批可達27天;(3)四周批斷奶豬體重最多在6-7公斤,而五周批可達7-8公斤。
作爲規模豬場的您會選擇哪一種?四周批次的繁殖周期爲20周、平均斷奶日齡約爲20天、13批/年、5大群繁殖母豬、保育2大組、育肥4大組。五周批的數據則不同,繁殖周期爲21周、平均斷奶日齡約爲27天、10(9.9)批/年、4大群繁殖母豬、保育2大組、育肥3大組。
13個批次生産的母豬場— 52周标杆管理水平對比數據
另外,通過現有的數據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預測未來的生産性能表現趨勢,MCP在報告中分享了美國、英國、加拿大的一些生産數據,中國的在較差生産性能和生産體系中面臨着豬藍耳病(PRRS)、豬流行性腹瀉(PED)、豬僞狂犬(AD)、豬瘟(HC)的健康挑戰,在實施批次化生産之後,母豬場會更加穩定,豬病的影響漸小。可以明顯看出,批次生産是1點或2點式生産體系中控制疾病表現的一種很好的工具,值得大力推廣。